重慶,打造全國頁巖氣勘查開發主戰場
重慶市頁巖氣有利分布面積約7.6萬平方公里,地質資源潛力達12.75萬億立方米,可采資源潛力為2.05萬億立方米,列全國第3位。目前,中石化在涪陵焦石片區383.54平方公里范圍內,已探明頁巖氣地質儲量3805.98億立方米,是目前除北美之外全球最大的頁巖氣田。
全市頁巖氣勘探投入超過200億元
據介紹,重慶市目前共有頁巖氣探礦權17個,境內總面積達4.52萬平方公里,占重慶市域面積一半以上。重慶涪陵區塊已實現商業化開發,其他區塊尚處于勘探評價階段。
全市頁巖氣勘探累計投資已超過200億元。截至2015年11月底,全市累計完鉆頁巖氣井276口,涪陵、彭水、永川共投產試運行172口,日產氣超過1500萬立方米,建成年產能47.16億立方米,累計產氣39.27億立方米。
其中,重慶市政府投入資金3億元,系統開展公益性、基礎性的頁巖氣專項調查評價和應用領域的科技攻關研究,并實施了重慶市第一口壓裂成功并獲得工業氣流的頁巖氣評價井——“黔頁1井”。
中石化頁巖氣勘探開發累計投入約190億元。在涪陵焦石片區,中石化推進百億立方米級產能建設,截至2015年11月,完鉆240口井,投產165口井,建成年產能46.46億立方米,累計產氣量38.88億立方米。此外,中石化還在焦石外圍彭水、綦江、南川、永川、豐都等地,加大頁巖氣勘探評價力度,進一步擴大含氣面積。
中石油在渝頁巖氣區塊開展整體勘探開發,累計投入約6億元。目前在巫溪完鉆2口參數井,見到較好頁巖氣顯示,正在實施的頁巖氣井組3個;在忠縣—豐都區塊包欒地區、渝西區塊部署實施了探井。此外,在“富順—永川”對外合作區中,永川、榮昌共完鉆5口井,其中2口投產,累計產氣約1400萬立方米。
其他投資主體投入勘探資金約8億元,在完成前期勘探評價及有利目標區優選的基礎上,實施了6口探井,其中,黔江和城口區塊完鉆井有較好頁巖氣顯示。目前,黔江區塊的“濯頁1HF”正在開展壓裂工作。
部市聯動建設全國頁巖氣主戰場
重慶市積極爭取國土資源部等相關部委的支持,推動頁巖氣勘探開發。國土資源部在重慶設立了頁巖氣戰略調查先導試驗區,聯合重慶市和中石化把重慶涪陵設為頁巖氣勘查開發示范基地。2011年,以重慶彭水“渝頁1井”為發現地,國土資源部油氣中心聯合重慶市國土房管局、中國地質大學(北京)、重慶地質礦產研究院,積極申報頁巖氣新礦種并獲得國務院正式批準。
2014 年,重慶將頁巖氣產業列為全市十大新興產業集群之一。2015年發布的《重慶市頁巖氣產業發展規劃(2015-2020)》提出,到2017年,實現頁巖氣產能150億立方米,產量100億立方米;到2020年,實現頁巖氣產能300億立方米,產量200億立方米。
目前,重慶構建央企、央地聯手合作推進頁巖氣勘探開發新模式,逐漸形成了多元化競爭、共贏的勘探開發格局。與中國石油大學(北京)組建了油氣資源與探測國家重點實驗室重慶頁巖氣研究中心,并先后成立了國土資源部頁巖氣資源勘查重點實驗室、重慶市頁巖氣資源與勘查工程技術中心,加強科技攻關與技術合作,為頁巖氣區塊的勘探工作部署與實施提供有力支撐。引入斯倫貝謝、哈里伯頓、華油、百勤等大型公司企業,以及油公司的技術服務隊伍,為頁巖氣勘探開發提供專業的市場化技術服務。
此外,重慶市還設立了頁巖氣創投基金,主要投資于頁巖氣領域科技創新和設備研發;設立頁巖氣產業股權投資基金,主要開展頁巖氣及相關領域的股權投資;并在兩江新區設立了頁巖氣裝備產業園,著力構建頁巖氣及高端裝備產業集群,打造頁巖氣產業裝備制造高地。
重慶頁巖氣勘探開發前景展望
就重慶頁巖氣目前的勘探情況來看,預計可提交探明地質儲量的區域主要有:大焦石壩片區、綦江—南川片區、宣漢—巫溪區塊、黔江—彭水片區和榮昌—永川區塊。這5個片區(區塊)預計提交的新增探明地質儲量,可為實現2017年年產量100億立方米提供資源保障。另外,渝西片區、城口區塊、中石油國際合作區等區域,隨著勘探工作的不斷深入,資源情況將逐步落實。
重慶現階段的頁巖氣勘探應加大海相志留系龍馬溪組的工作力度,加強寒武系頁巖氣的研究和評價,積極探索二疊系和侏羅系等頁巖氣新層系。開發上,首先應加大現行技術經濟可行的3500米以淺的頁巖氣的開發利用。
從區塊工作來看,重點開發一批:包括涪陵焦石片區、綦江—南川片區、宣漢—巫溪區塊,已開展探井評價,整體資源可靠程度高,開發利用條件好的,要優先開發,盡快實現增儲上產。積極推進一批:包含黔江—彭水片區、榮昌—永川區塊、渝西片區、中石油國際合作區塊,前期已開展大量調查評價工作,實施了探井評價的,通過進一步勘探評價和技術攻關,有望取得重大突破,可作為產能建設的有效補充。努力探索一批:包括城口區塊、酉陽東區塊、秀山區塊、梁平等地區,勘探程度相對較低,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的,可以作為勘探開發的潛力區,積極開展勘探評價與技術攻關工作,為全市頁巖氣開發提供有序接替。
其中,涪陵等重點區塊,需進一步加強技術、工藝和裝備的研發,降低開發成本,提升資源效益與經濟效益;綦江—南川區塊,地質情況較為復雜,亟需加強儲層評價研究,尋找適合的開發工藝。渝中—渝西區塊,頁巖氣埋深普遍大于3500米,目前勘探開發成本較高,實現商業開發尚有難度,需要積極引進、消化、吸收國外先進技術,實現關鍵設備國產化,實現商業化開發。渝東南區塊,龍馬溪組要加大勘探評價力度,針對頁巖氣存在的常壓或低壓問題,探索新型開發工藝技術和開發模式,提高產量;牛蹄塘組,應加強深部地質認識和保存條件的研究,積極尋找可供勘探開發的有利區域。渝東北等高陡構造區,地質條件復雜,亟需探索新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,研究儲層及保存條件,優選有利目標區。針對地面、地下復雜情況,通過設備小型化、鉆完井及壓裂工藝的突破,實現勘探開發。
此外,國家和重慶市財政將加大前期基礎地質工作投入,地方政府積極開展資源調查評價工作,重點支持頁巖氣資源調查、重點區域1∶5萬水文地質調查工作,進一步落實資源,評價保存條件,為頁巖氣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參考依據。
上一篇: 無